屯垦戍边写忠诚 日新月异铸辉煌

文/王丹
时值金秋,正是兵团最美的时节。巍巍天山,水草丰美的草原上牛羊成群,广袤的大地间摇曳着金色麦浪,构成一幅万物秋成的壮美画卷;苍苍昆仑,雄鹰展翅翱翔于苍穹之上,手足相亲、守望相助的各族儿女共唱盛世欢歌,共谱的建设祖国、巩固边疆的华美乐章。
历史的长河奔腾不息,兵团成立源于一个伟大的战略决策。1954年10月,党中央决定中国人民解放军驻疆部队大部就地集体转业,在新疆组建生产建设兵团,履行特殊使命,从此,便翻开新中国屯垦戍边的壮丽篇章。
“迎着晨光迎着阳光,跨山过水来到边疆,伟大祖国天高地广,中华儿女志在四方......”伴随着悠扬《中华儿女志在四方》,参加过抗战的红军英雄,经历过抗美援朝的志愿军,满怀憧憬的“八千湘女”等无数转业官兵、支边青年、随军家属、有志人士从祖国的四面八方汇聚到新疆、兵团的建设大军之中。
此时,新疆百业凋零、一穷二白。迫切改变的落后面貌,快速发展边疆,成为兵团成立之初面临的一场“硬仗”。作为维护边疆稳定、发展建设新疆的一支重要力量,他们来到戈壁荒滩,斗风沙、抗寒暑,人拉犁开垦荒原,人背石修建水渠,硬是用勤劳的双手和百折不挠的毅力,在亘古荒野开垦出万顷良田;他们挺进沙漠腹地,“一碗饭,半碗沙”饱受风沙肆虐,依旧义无反顾、顽强地抗击无尽的沙海,植树造林、防风固沙,奇迹般在不毛之地的荒漠中崛起座座城镇,构筑起一道道坚固的生态屏障,创造出震惊世人的“绿色方舟”;他们走到人烟稀少、环境恶劣连绵两千多公里的边境线附近,安家于小白杨哨所旁的农业团场,驻扎在帕米尔高原的边境牧场,孕育着塔里木河边的新“星”城镇,建设成了石河子、五家渠、阿拉尔、北屯等一批“军垦名城”。可无论到哪儿,始终不变是守好边关。抵严寒奋勇前行,顶烈日跋涉漫漫巡边路,穿密林、涉冰河、爬雪山,用双脚丈量漫长的边防线,以碧血丹心的忠诚勇当“祖国的卫士”,至今传唱“我家住在路尽头,界碑就在房后头。界河边上种庄稼,边境线上牧羊牛。”
英勇的兵团儿女啊,如白杨,正直伟岸,默默无闻地坚守在西北旷野;如红柳,飒爽英姿,任性倔强的在大漠中生长绽放;如胡杨,坚韧顽强,历经沧桑依旧鞠躬尽瘁地守护边陲。一路高歌,屯垦戍边光辉事业中,许许多多兵团儿女贡献出不可磨灭力量。第十师北屯市的老兵刘兴义,战争年代奋勇杀敌,和平年代脱下戎装,拿起生产的武器携家人辗转千里奔赴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奉献兵团。吃苦耐劳,勤俭清廉,无私奉献,芳华岁月书写了绚丽的人生,怎能不说是西北边陲“最可爱的人”;“七一勋章”获得者九师一六一团职工魏德友,从青春年少到满头银丝,用“萨尔布拉克草原巡边放牧60载,边境线走了20多万公里路”兑现“对党忠诚,淡薄名利,廉洁正直,甘于奉献”的初心,树立了卫国戍边的巍峨丰碑;六师北塔山牧场的“马背医生”李梦桃,30多年骑行26万多公里,过冰滩、爬山梁、暴风雪中冒着生命危险为牧民问诊,救治病人2万多人次,被誉为“哈萨克人民的好儿子”;“做人要老老实实,做官要清清白白”的七师一三一团六连连长夏宏兵,从专业技术员到独当一面的连长,一心为民带领百姓走上脱贫致富路,“约法三章”清廉奉公,用青春和热血为这片沃土奉献力量;十一师兵团建工城建集团的方正堂,1993年从部队转业到兵团建工城建集团,继续履行兵的使命。30年如一日扎根于建筑企业的工作中,建房屋、筑桥梁,把汗水挥洒在工地上,以勇于担当、吃苦耐劳的精神全身心投入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浪潮,不愧是“全国工会系统劳动模范”......一代代兵团人用忠诚与奉献,自觉赓续红色血脉,始终坚持艰苦创业、开拓进取、清正廉洁的作风,用忠诚、干净、担当创造出兵团日新月异的变化,构筑起一座不朽的精神丰碑。
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成立70周年之际,忆奋斗历程,披荆斩棘、风雨兼程的道路上铭刻着无限荣光;望美好未来,锐意进取、豪情满怀的新征程中必将创造新的伟业。当前,兵团正处在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,作为兵团儿女,我们要始终不渝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正确方向前进,忠诚履行党和国家赋予兵团的职责使命,发扬艰苦奋斗、顽强拼搏、清正廉洁的务实作风和斗志昂扬的精神状态,为兵团再创辉煌汇聚磅礴力量!
 
《中国石油和化工》杂志社有限公司 - 官方网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