70年代的春节,是孩子们一年到头最渴盼的盛大节日。进入腊月,心就开始雀跃,掰着指头数日子,盼着新年的到来。年关将近,母亲会带着我去集市挑选布料,那崭新的花布在眼中闪烁着梦幻般的光泽。除夕那天,终于穿上新衣、戴上新帽,小心翼翼地抚摸着,连走路都变得轻盈而庄重,似乎一下子从懵懂孩童变成了神气十足的大人。
记忆中的春节,美食是不可或缺的主角。父亲是家里的大厨,厨艺精湛得让邻里称赞。春节前夕,厨房里便弥漫着诱人的香气。父亲亲手做的肉丸子,鲜嫩多汁,咬上一口,幸福满溢;还有自制的豆腐,从泡豆、磨浆到点卤、压制,每一道工序都饱含着家的温暖与父亲的匠心。哪怕是剩下的豆渣,父亲也绝不浪费,经过巧妙加工,变成了美味可口的食物。那时候,物质虽不充裕,但一家人围坐在一起,吃着这些充满爱的饭菜,欢声笑语回荡在屋内,温馨而满足。母亲也没闲着,炒上一大锅葵花子,那“噼里啪啦”的翻炒声,仿佛是春节欢快的前奏。炒熟的葵花子嗑在嘴里,香酥可口,伴随着家人的聊天声、嬉闹声,构成了一幅温馨的年节画面。那种简单质朴的快乐,如今身处繁华都市、被各种高科技产品包围的年轻人和小朋友,怕是很难体会到了。
除了美食,春节的仪式感还体现在那些手工制作的物件上。家里的长辈们会带着我们制作灯笼,用竹条细细地搭建框架,糊上鲜艳的彩纸,再贴上亲手剪的窗花。夜幕降临,点亮的灯笼摇曳着柔和的光,映照出张张笑脸,将年的喜庆与祥和洒遍每个角落。
随着时光的流转,生活条件越来越好,物质的丰盈却似乎冲淡了那份浓浓的年味。如今的春节,少了曾经为一件新衣、一顿美食而期盼整年的热切,少了邻里乡亲相互帮衬着准备年货的热闹,少了孩子们在街巷中追逐嬉戏、放鞭炮的欢腾。但静下心来细细品味,春节的内核从未改变,它依然是阖家团圆的象征,是亲情凝聚的纽带,是对新岁的美好祈愿。
春节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,这是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珍视与传承。它穿越千年的时光,历经岁月的洗礼,沉淀在每一个中华儿女的血脉之中。时代在变,生活方式在变,获取文化的途径也日益多元,但春节所蕴含的团圆、感恩、祈福等精神内涵,始终闪耀着温暖而明亮的光芒,吸引着我们在岁末年初,奔赴这场亲情与文化的盛宴。
或许,如今的春节少了些物质匮乏年代的稀罕劲儿,但它所承载的情感更加醇厚深沉。当我们停下匆匆的脚步,回归家庭,与亲人围坐一堂,分享过去一年的喜怒哀乐,共同展望新的征程,那份源自血缘的亲情与羁绊,会让我们明白,春节的快乐从未走远,它一直都在,在那热气腾腾的年夜饭里,在长辈递来的红包中,在孩子天真无邪的笑声间,在每一个中华儿女对家的深深眷恋里。
如今,又是一年腊八至,腊八粥的香甜在舌尖化开,唤醒了沉睡心底的年的记忆。岁月如流,愿我们在这新旧交替的时节,重拾那份久违的仪式感,将春节的文化传承下去,让这份古老而又年轻的节日,在时光长河中熠熠生辉,继续书写属于中华民族的团圆佳话与文化传奇。